体育播报07月14日宣 南方周末发布了题为《赌徒当掮客:判决书里的假球产业链》的文章,多位业内人士披露了踢假球的可能方式,但查处难度较大。
以下为原文内容
关于朱宏兴等人的判决书多次提及涉案球员操控比赛的隐蔽手法:前锋消极进攻,守门员假装扑球,其他球员则刻意减少有效进攻,共同放水。
一位拥有教练员等级证书,曾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足球比赛瞬息万变,造假难以辨别。例如,后卫故意慢半步、没卡住位置导致对方进球,事后完全可以解释为对方速度太快。因此,即便业内人士也难以判断是否为假球,除非有球员明显往自家球门踢球。
上述人士表示,他反复观看过江苏苏宁门将顾超被通报踢假球的比赛。“那场比赛中,顾超实际扑出了对方多个好球,而且被进的那个球我看不出是放水。”在他看来,这正是赌球假球反腐的难点所在,除非“拔出萝卜带出泥”,由队员自己承认。
另一种被查处的方式,是办案机关调出队员之间通信往来,发现他们使用特殊暗号:如带着绷带进场,拆下即表示要放球,场外观看直播的人看到暗号就明白。
裁判作假同样难以界定。国内一位二级裁判员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,有经验的裁判在接受帮助某队获胜的任务时,会在关键判罚上偏向该队,但在不重要的判罚上偏向对方,“这样看起来整场比赛很公正,增加了查处难度。”
据这位裁判在圈内了解,最终判定裁判收钱引导比赛走向,通常是在被抓后由当事人自己供出。
经历“塌方式”腐败后,中国足协领导班子进行了改组。近一年来,足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:针对裁判管理,将职业联赛裁判选派权收归足协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、实行裁判升降级制度、公开重大争议判罚评议结果、建立裁判黑名单、允许俱乐部申诉等;针对假球问题,则采取高压整治,已有超过40名球员被终身禁足。
2024年底的职业联赛专题新闻通气会介绍了2025年赛季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,剑指足球领域的“假赌黑”顽疾。其中有一条值得注意,中国足协副主席杨旭表示要“加大清理欠薪、欠款工作的力度”。南方周末记者在判决书中发现,不少足球队员表示自己收钱踢假球,是因为俱乐部持续欠薪而不得已为之。
今天上午,2025中国足球青少年精英联赛(U17组)决赛第一阶段第三轮打响,上海海港U17队战胜成都蓉城U17队,取得三连...
2025-07-23体育播报7月23日宣 据名记罗马诺的消息,切尔西愿意让曼联签下杰克逊,同时也仍对加纳乔有意。报道中表示,切尔西...
2025-07-23体育播报7月22日宣 足协杯1/4决赛,国安点球大战战胜青岛西海岸进足协杯4强。赛后,北京国安球员乃比江更新个人...
2025-07-23体育播报7月22日宣 据德国天空体育报道,如果有球队对卢沙雷尔-海特勒伊达感兴趣,目前RB莱比锡对报价持开放态...
2025-07-23体育播报7月22日宣 莱加内斯官方宣布,签下22岁皇马B队后卫马维尔。莱加内斯官方写道:“俱乐部与皇家马德里俱...
2025-07-23